行業新聞

2019年發射數領跑世界 2020年宇航發射仍将高強密

  《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二〇一九年)》發布:

  今年宇航發射仍将保持高強密度

  2020年1月17日,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科技集團)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空間瞭望智庫發布了《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19年)》(以下簡稱《藍皮書》),對2019年的航天科技活動進行全面回顧,并介紹航天科技集團的“超級2020”宇航發射計劃,以及首次火星探測、嫦娥五号月面采樣返回、三型火箭新型号首飛等重大航天任務。

  航天發射次數領跑世界

  2019年,世界各國高度重視航天戰略地位,紛紛推進相關戰略部署,世界航天發射活動持續保持高度活躍。據《藍皮書》統計,中國全年共完成34次航天發射任務,發射了81個航天器,發射次數連續兩年位居世界第一,但在發射的載荷數量和質量上與美國仍有較大差距。

  “作為中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主導力量,航天科技集團2019年共實施發射27次,包括長征五号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長征十一号運載火箭首次海上發射等備受關注的重大任務;研制發射的航天器質量占中國研制發射航天器總質量的91.7%,在宇航企業研制發射火箭次數和航天器總噸位兩個榜單實現‘雙榜’第一。”空間瞭望智庫負責人、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12所所長于淼介紹。

  數據還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由航天科技集團研制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累計開展323次發射任務,成功将超過500個航天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航天器數量占中國發射總數量的93.1%,發射航天器質量占中國發射總質量的98.7%,是中國航天運載火箭的絕對主力。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運載能力、發射頻度、成功率、入軌精度和适應能力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于淼強調。

  重大航天工程任務蓬勃開展

  《藍皮書》指出,2019年,中國航天重大工程和專項穩步推進,年初以嫦娥四号探測器成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着陸和巡視勘察開幕,年末以長征五号火箭成功發射東方紅五号衛星平台首飛試驗星收官,“以一系列标志性工程突破、裡程碑式科技創新有力地增強了中國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

  《藍皮書》對2019年中國航天的科技創新活動進行了歸納。

  在空間基礎設施方面,成功發射10顆北鬥導航衛星,北鬥三号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全球覆蓋和服務能力進一步完善;成功發射3顆高分衛星,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穩步推進。

  在載人航天方面,在軌飛行超過1000天的天宮二号空間實驗室受控離軌,空間站系統核心艙轉入正樣研制。

  在深空探測方面,嫦娥四号取得重要科學成果,嫦娥六号、七号、八号計劃對外公布;成功開展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着陸器懸停避障試驗,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奠定重要基礎。

  在航天運輸系統方面,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号成功實施第三次發射,長征十一号成功進行我國首次海上發射技術試驗。

  在國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務蓬勃開展的同時,我國緊跟世界步伐發展商業航天,取得重要進展。《藍皮書》顯示:2019年,我國研制發射了超過40顆商業衛星,主要是100千克以下的微納衛星,覆蓋通信、遙感、技術試驗等多個領域。

  “這一年的商業航天發射非常活躍。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繼續提供‘拼車’和‘專車’服務,仍是商業發射市場上的一大主力。除‘長征’家族外,航天科技集團推出的商業運載火箭‘捷龍一号’也成功實施首次發射,将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其他制造商研制的快舟一号甲、雙曲線一号、OS-M1等商業運載火箭也進行了多次發射,我國商業發射服務進入發展快車道。”于淼點評道。

  “超級2020”計劃發射超40次

  2020年是全面啟動航天強國建設的關鍵之年。航天科技集團宇航部部長尚志表示,今年宇航發射任務依然保持高強密度趨勢,呈現出“任務重、發射密度高”等特點。

  “重”主要體現為北鬥導航、探月三期、高分專項三個國家重大工程将完成收官。“今年上半年,北鬥衛星導航工程将發射兩顆GEO衛星,完成整個北鬥三号系統的組網建設。今年還将發射嫦娥五号探測器,實現我國首次月球采樣返回,并擇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高”主要體現在發射密度上。“2020年航天科技集團的宇航發射有望突破40次,發射60餘顆航天器,再創曆史新高。”

  此外,長征五号B、長征七号甲、長征八号三型新一代運載火箭也将在2020年實現首飛,賦予今年航天任務“新”的特點。

Copyright (c) 2014-2022緬甸金年会app集團 版權所有 豫ICP备2021004787号

@5嘽蠳rNu晟=u2碿攏5鐎癳?+荛嚈{(iズ鳄zu(葦v棢7?O@?燦嶲x.6?埡o攐(蹰?垮觃J枓菋衸輙 ]營,皁?p槲#r\蛱xx瀹Scx刡U?a [莕;剆暚'b例J*
XML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