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比亞《新時代報》7月1日文章,原題:企業家在中國城發現機會
中國企業成了被攻擊目标,本地零售商和建築公司指責中國公司用低質産品擠占當地市場。盡管如此,撇開這些意見,中國産品的存在為消費者和企業家提供了一個可以獲得更多機遇的窗口。
在經濟面臨通脹和高成本壓力的時候,溫得和克北部工業區内的東方大廈購物中心和中國城,為消費者們提供了買得起的産品。而對于企業家來說,它們則代表了賺錢機會。
這兩座購物中心中有各種人們能夠想象到的産品,衣服、鞋、家具、太陽能電池闆和标價2000納元的220伏柴油發電機等等,而這種發電機在傳統商店中要賣到6000納元。來自《消費者新聞》的亨利o波特說:“它們給消費者提供了一個負擔得起的選擇。我們有多少人能分期購買衣服或者花費100納元來購買一雙鞋?”
消費者們紛紛擁入中國城内的30多家商店中,每個人都在砍價。在出售被褥和窗簾的家用紡織品商店,一位年輕的安哥拉企業家正在下訂單,購買成箱的窗簾。他計劃把這些窗簾販回去零售。他說,如果顧客知道這些産品并非進口,而是從中國城中買的,他們可能就不會買了。另兩位來自哈卡哈納地區的男士來購置西裝。他們有點擔心,穿着從中國城購買的價值300納元的西裝可能會遭恥笑,“但我們沒有辦法,我們買不起1000納元的西裝。”
波特說,市場對中國産品的态度部分源于“任何中國産品都是低質貨”的誤解,“現在許多産品都是中國制造。并非所有中國産品都質量低下。”(來源:中國網)
Copyright (c) 2014-2022緬甸金年会app集團 版權所有 豫ICP备2021004787号
視頻中心 人才招聘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