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深植流轉千年的天籁之音 昆曲小鎮的文化自信
中新網昆山1月19日電 (黃瑩)昆曲綿長,笛韻悠揚,18日,在昆曲源鄉江蘇巴城,昆曲學社迎鼠年傳統民俗活動帶來暖暖年味,戲台上演繹的《蝴蝶夢·說親回話》《彩樓記·評雪辨蹤》折子戲,展現了中國古老戲曲的文化魅力。
白牆灰瓦、竹林曲徑,粉牆、镂空等設計,形成各具特色的梅蘭竹菊四院。而四年前,這裡還隻是四套破落的農院。傳承先人田園文化,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親自操刀設計,嚴格地在原址上改建這4套院子,将缺失的鄉村肌理重新織補起來,将詩情畫意、曲調音律一并植入鄉村,一個傳承、保護、研習、普及昆曲的文化活動基地由此誕生。
“我們會結合傳統節日、節氣,融合昆曲,開展一些研學體驗活動,今天除了昆曲演出,還有國畫教學、剪紙體驗、傳統美食制作等,這也是對傳統文化的挖掘與創新。”學社社長孫啟棟介紹,到了節假日,這裡聚滿了興緻勃勃的年輕人、孩童和曲迷。“竹牆的竹間距是以牡丹亭的曲本簡譜的數字為模數,在整個建築中植入了昆劇角色、昆曲工尺譜等諸多昆曲元素。這裡讓更多人有機會去接觸了解昆曲,激發大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探究,重新找回文化自信。”
2017年巴城被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授予“教學傳承基地”稱号。巴城提供
曲友李藝萍是昆曲學社的常客,學曲8年,沉醉于昆曲的百轉千回。對昆曲津津樂道,“昆曲演唱講究‘以字行腔’,各種情緒靠聲腔表現出來,讓人越聽越喜歡聽;一張桌子兩把椅子,演員就能演‘活’一台戲,妙不可言。老祖宗把這麼美的寶貝留給我們,傳承下去是我們的責任。”
在巴城還有許多與昆曲密切相關的遺迹:1200年前,第一個唱昆山腔的黃幡綽;600多年前,昆山腔雛形誕生的玉山雅集;第一個擁有昆腔私家班的巴城人顧阿瑛;400多年前,第一個把昆曲搬上舞台的巴城人梁辰魚……在巴城,昆曲完成了“昆腔前身-昆山腔-水磨腔-昆曲-昆劇”的華麗演變。
近年來,巴城全力打造昆曲特色小鎮,完善昆曲載體建設,積極探索“昆曲+”融合戰略,保護昆曲文脈,探尋昆曲發展之路。
在古色古香的巴城老街上,俞玖林工作室、一旦有戲(顧衛瑛)、鄭培凱工作室、朱晞古琴館、東寶笛館等名家工作室,昆曲大劇院、古戲台、昆曲長廊、昆曲主題郵局等場館,讓昆曲文化走近尋常百姓。
在《昆曲大觀》作者楊守松看來,挖掘守護好昆曲曆史資源,讓昆曲“看得見、聽得到、摸得着”,才是有效的保護與傳承。
在巴城,台灣漫畫家林政德制作了一部有關昆曲的動畫片《粉墨寶貝》,“希望通過這樣的藝術形式,實現動漫與傳統文化的對接和推廣,向世人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葡萄牙商人老蓋,在巴城建了一座以昆曲元素為主題的民宿客棧,因為“昆曲是世界的,應該讓更多人了解。”在巴城,古老昆曲正在不斷煥發新光彩,昆曲文化産業多元化發展,多形态的昆曲藝術伸手可觸。
據悉,俞玖林工作室、一旦有戲(顧衛英)工作室等8個昆曲社團組織,已成功舉辦重量級昆曲文化活動20多場,各類昆曲主題講座、演出、拍曲等活動200多場次,線上線下參與受衆超過450萬人次。
巴城還開辦了小梅花戲劇團、小昆班,為昆曲的傳承發展輸送人才。開發昆曲小鎮探源遊研學旅遊線路,向海内外遊人展示地域優秀傳統文化。
巴城鎮黨委書記石建剛說,巴城是昆曲的源頭,一定要把昆曲傳承好,形成獨具文化氣質的中國昆曲小鎮,讓文化瑰寶昆曲文脈綿延不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