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中國航天“超級2020”:發射運載火箭有望突破

  2019年,在102箭、492個航天器的世界航天發射版圖中,中國航天以全年發射運載火箭34次的成績再次位居全球第一。而2020年,這一數字有望突破40次,再創新高。

  剛剛過去的這一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相關型号的總師專家集體亮相,對2020年中國探火星、落月球、載人空間站建設等重大航天計劃進行權威解讀,并透露以上數據。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宇航部部長尚志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2020年,嫦娥五号等三大重量級載荷,以及長征五号B等三型新火箭任務将集中實施,發射次數和重大任務密集程度均為曆年罕見。

  尚志透露,2020年,長征五号系列火箭共安排3次發射,将分别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火星探測器和嫦娥五号探測器。

  這其中,首先露面的将是長征五号B,該火箭專門用于近地軌道發射。同樣要迎來首飛的,還有長征七号甲。長征七号運載火箭副總設計師助理胡曉軍告訴記者,作為我國首型新一代中型高軌火箭,長征七号甲對高軌衛星發射戰略布局具有重要意義。長征七号甲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可達7噸,能滿足未來大部分高軌衛星發射任務需求。目前,該火箭已運抵海南文昌,正在發射場開展測試工作。

  長征八号運載火箭也計劃于2020年完成首飛。該火箭副總設計師吳義田說,長征八号是我國研制的中型運載火箭,将填補我國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4.5噸左右運載能力空白,有望成為國内外宇航發射市場主力軍。長征八号R方案研制工作将在2020年全面展開,完成垂直起降試驗。

  随着中國火箭家族新面孔的亮相,一些新型航天器也将揭開神秘面紗,比如,将由長征五号B運送的新一代載人飛船。這是我國面向載人航天未來發展需求而論證的可重複使用的載人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載人飛船系統副總設計師馬曉兵告訴記者,2020年,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将在軌飛行大約3天,驗證多項關鍵技術。

  中國探月工程分“繞、落、回”三步走,這其中,繞月和落月任務已經完成,嫦娥五号探測器将全面完成探月三期任務。

  據嫦娥五号探測器副總設計師彭兢介紹,嫦娥五号将由長征五号火箭直接發射至地月轉移軌道,先後經曆發射入軌、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着陸下降、月面工作、月面上升、交會對接、環月等待、月面轉移和再入回收11個飛行階段。嫦娥五号将采集月球樣品,并将其安全送回。

  彭兢還透露了有關中國探月的更多規劃:嫦娥六号計劃在月球南極采樣返回,嫦娥七号計劃開展月球南極資源詳查,嫦娥八号持續深化月球科學探測與應用,并進行相關關鍵技術月面試驗,為構建月球科研基地做前期探索。

  除了月球探測,我國還将向更遠的深空進發。五院火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賈陽表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計劃于2020年擇機實施,目标是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火星環繞和着陸巡視,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并對火星表面的重點地區進行精細巡視勘察。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不會簡單重複其他國家火星探測的老路,起點設置很高,體現了中國航天技術的發展水平以及航天工程技術人員的自信。”賈陽說。

  “整個任務實施過程有很多看點。”賈陽說,“探測器在火星附近的刹車必須一氣呵成,否則就會滑向更遠的深空。進入下降着陸過程隻有七八分鐘,那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

  2019年11月,我國在位于河北懷來的地外天體着陸綜合試驗場,成功模拟了着陸器在火星環境下懸停、避障、緩速下降的過程,對其設計正确性進行了綜合驗證。

  “真正着陸之後是什麼地形,火星車會取得什麼探測數據,塵暴或寒冷的天氣來臨時如何應對?我們拭目以待。”賈陽說。

  本報北京1月19日電

Copyright (c) 2014-2022緬甸金年会app集團 版權所有 豫ICP备2021004787号

8 龑;6W??寋撢?S苮?6闦?Tq鯚惚k7d?D浩'祮?誣啃EUR惺鄼跌??C=敶T婚髹僟B虵痘禀*T媛 ?鍕?/基Ses nj?u鲆賥桅 @5嘽蠳rNu晟=u2碿攏5鐎癳?+荛嚈{(iズ鳄zu(葦v棢7?O@?燦嶲x.6?埡o攐(蹰?垮觃J枓菋衸輙 晻T8窵>w鑧龖吀碙 不
XML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