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領保案事件和人員傷亡數量首次雙下降
本報記者 範俊生
臨近春節,市政府外辦領事保護處的工作人員愈發“緊張”起來。春節出境旅遊的市民多,是領事保護案事件的高發期,他們必須打起十二分的小心。
領事保護,時刻都不能放松。近年來,市政府外辦堅持外事為民,将“接訴即辦”“未訴先辦”的工作理念貫穿領事保護工作始終。2019年,北京市領事保護案事件數量和人員傷亡數量首次實現了“雙下降”。
同胞到哪 領事保護就跟到哪
去年12月,一部名為《溫暖的守護》的微電影,拿到了第三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征集展示活動一等獎,同時也讓“領事保護”這個詞為更多市民知曉。
正如微電影中所說,“領事保護,通俗講,就是幫助在國外的中國人。”當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在海外受到嚴重威脅或侵害時,中國政府和駐外使領館有責任和義務提供必要的保護。
領事保護越來越受關注的背後,是人民日益加快走出國門的腳步。據介紹,2018年,我國内地居民出境人次達到1.4972億,外交部和駐外使領館共處理了8萬多起領事保護案件,平均每6分鐘就要處理一起。同時,北京市赴境外人員和機構出境數量也呈現“井噴式”增長态勢,居民通過旅行社組織的出境遊人次超過510萬,“走出去”企業超過6000家。
2013年,市政府外辦率先成立領事保護處,這是全國首家由地方政府外辦組建的領事保護部門。2014年,又在全國率先成立市涉外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統籌全市45家單位共同做好海外利益保護工作。
國人腳步走到哪裡,領事保護就跟到哪裡。無論你身在何處,祖國永遠在你身後。市政府外辦積極配合外交部和我駐外使領館,為境外的我市人員和機構提供領事保護和協助。多年來,累計協助和處置發生在6大洲的領保案件數百起。利比亞撤僑、剛果(布)爆炸、馬航MH370事件、尼泊爾地震、巴厘島火山噴發、朝鮮黃海北道重大交通事故等突發事件處置的背後,都有市政府外辦的身影。
接訴即辦 與時間的賽跑
涉外突發事件就是“命令”,就是“哨聲”。
2019年7月5日晚12時,随着一聲提示音,“兩名中國遊客在馬來西亞潛水遇難,系非法炸魚行為所緻”的消息,彈窗出現在市政府外辦領保處幹部的手機上。
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市涉外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體系即時啟動,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緻電駐外使領館,首先确認遇難者是否北京籍,消息确定後,緊接着是多方聯系,鎖定遇難者所在區和家屬聯系方式。
市政府外辦迅速召集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海澱區、順義區、市司法局等聯合制定處置方案。第二天一大早,以争分奪秒的速度,聯系上外交部和馬來西亞駐華使館,為包括遇難者父母在内的8名親屬辦妥護照、簽證。
從接到情況通報信息到家屬登上飛往馬來西亞的飛機,還不到24小時。
這已經是市政府外辦領事保護快速響應的常态。2018年,在朝鮮境内發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涉及本市8人,市政府外辦在接到命令3小時内即奔赴前方開展處置工作。2019年12月16日,市政府外辦在泰國頭條新聞獲悉“普吉府珊瑚島一名中國遊客溺水身亡”後,在一個小時内就核清了相關情況。
市政府外辦相關負責人說,因為遠隔重洋,處理涉外突發事件,稍微一松懈,事态說不準就會發生變化。不管是接到外交部或是駐外使領館的指令、外交部12308領事保護熱線轉來的訴求,還是自己監測到的涉外突發信息,都要求響應必須要快。
2014年,市涉外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成立,将16區和相關市屬委辦局納入其中,組建全國首支涉外應急醫療救援隊,形成“全、準、清、細”的市區兩級涉外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同時,建立部市合作機制,與30餘家駐外使領館建立了“市館直聯”電話熱線,市政府外辦領保處可以電話直通駐外使領館,第一時間了解前方的信息。
未訴先辦 預防是最好的保護
打開北京市境外安全服務平台網站的“風險地圖”欄目,一張世界地圖上“插”着一個個小黃點。每個黃點就是一個風險點,點開後提示信息一目了然。
這是市政府外辦打造的“智慧領保”平台,它對全球30餘萬個網站、微博進行24小時監測,10分鐘内即可捕獲境外風險消息報道,年均推送各類預警提醒信息300餘條。風險即時知曉,大大減少了在海外出事的可能。